教师家访心得体会(集锦15篇)
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,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,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,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家访心得体会,欢迎大家分享。
教师家访心得体会1一、家访过程
一是透过与学生、与家长交流,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,学习环境,学生的个性,在家的表现,了解到家长的期望、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,并做好详细的记载,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。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,有信心地和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。三是了解了很多看不出来的东西,认识了更真实、更全面的学生。比如我们班的权国彬同学经常沉默寡言,经过和他家长的沟通可明白此孩子从小喜欢看书、画画,那么我们尽量来培养孩子的这种兴趣爱好。还有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,但走进他的家庭后,明白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,便觉得能够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。四是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条件辅导,所以辅导学生的任务要我们承担起来,经常帮忙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。
二、家访中存在的问题
第一,大部分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,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。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,总之使得学生的心理有点放纵,这样学校教育工作较困难。第二,正因为家长“望子成龙”、“望女成凤”心切,对子女有求必应,以至于溺爱和放纵,养成了骄纵的心理,他们在言论、态度、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,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,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。第三,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,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;上中学后,期望也能这样。如果不能这样,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不够关心孩子。实际上家长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。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,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:期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,企图一劳永逸。第四,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。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,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,言行不一。
三、家访后的思考
第一,全面的家访,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,与家长学生应对面的交流,加强了社会,家庭,学生的联系,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,加强了师生感情,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用心的作用。
第二,全面的家访,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,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,增强了我们的职责感,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,热爱工作。
第三,交换访谈方式,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。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、个人阅历、经济状况、文化素质、思想修养、性格脾气各不相同,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。作为任课教师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”,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,有时会事倍功半,甚至适得其反。
第四,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。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但是是五十分之一,很不起眼;而在家里,却是家长的,寄托了厚厚的期望。在家访时的交谈中,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,深感职责重大,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。
第五,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,知识的获得,潜力的培养,品德的陶冶,个性的构成,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总之,家访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。我深知:家访是一门学问,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。我愿本着对学生负责、对自己负责,奉献爱心,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。
教师家访心得体会2现如今,对于孩子的教育,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,本周是我们学校的家访日,透过与家长应对面的交流,每个人都感受颇深。
一、家访中取得的成绩
首先获得了许多育人资料。透过与学生、与家长交流,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,学习环境,学生的个性,在家的表现,了解到家长的期望、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,并做好详细的记载,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。同时,也帮忙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,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,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职责意识和信任度,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,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。
二、家访中存在的问题
一是此刻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、做生意的普遍较多,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,导致有些家长无法参与到我们的家访活动中来,我们教师也无法得到部分学生具体的信息反馈。二是很多孩子日常生活都由爷爷、奶奶照料,老人大多比较溺爱孩子,无法适应学校有规章制度的教育生活。三是部分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,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,从而导致学生在校纪律差、不会做值日、书写姿势不正确,长期在家庭教育中构成的不良习惯,使老师在日后的矫正过程比较困难。
三、家访后的思考
第一,全面的家访,与家长、学生应对面的交流,加强了社会、家庭、学校的联系,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,也了解了一些学生的家庭状况,增强了我们的职责感,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,热爱工作,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用心的作用。
第二,要注重访谈方式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。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、个人阅历、经济状况、文化素质、思想修养、性格脾气各不相同,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。作为班主任就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,有时会事倍功半,甚至适得其反。
第三,要学会体会家长的情绪。也许一个学生在班上是很不起眼得,而在家里,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,寄托了厚厚的期望。在家访时,透过交谈,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,深感职责重大,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。
第四,要深刻了解家访的重要性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,知识的获得,潜力的培养,品德的陶冶,个性的构成,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总之,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。作为班主任,要本着对学生负责,对自己负责的态度,奉献自己的爱心,努力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、了解每一位学生。
教师家访心得体会3家访,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。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,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,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,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,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。
在这次家访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,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,同时多进行交流,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,相互信任,相互合作,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。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。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。
20xx年x月x日利用休息时间,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,进行家访,感受颇深。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,感情亲切融洽,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,我们 ……此处隐藏13162个字……心理,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,他们视之为“荣耀”,而因这种“荣耀”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。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”,尤其是小学生,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与对老师的喜欢。一但喜欢老师,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。这样,就能形成良性循环,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。
家访是沟通教师、家长、学生心灵的桥梁。三者共处,促膝谈心,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有利于意见的交换,有助于达成共识,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通过家访,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,日常行为,家庭教育,学习环境,学习习惯等等;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;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,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,学校的常规,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。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,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,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。
其次,教师上门家访,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,这是对学生的鼓励,对家长的触动,容易形成教育合力,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。
家访是一门学问,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。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,学生交流,促进孩子健康成长,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实践。在此,我愿虚心请教,在“三尺门外”,倾心奉献。
教师家访心得体会14新学期伊始,教育局号召老师开展“走千家访万户”的家访活动。作为班主任,我陆续走访了本班近五十名同学的家。通过此次活动,我感触良多。
一、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
《礼记》中说:“父子笃,兄弟笃,夫妻和,家之肥也。”家访活动中,我发现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感情和谐,那么学生的心理状况就比较健康,性格比较开朗。如果父母感情不好的,孩子受影响比较大,性格比较内向,且学习成绩受到影响。
除此之外,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孩子的另一大因素。父母积极工作,上进努力的家庭,孩子也耳濡目染,在学习生活上比较努力;父母得过且过,每天安于享乐的家庭,孩子也因此受到影响。初一入学摸底时,我就了解到本班一位同学的家庭条件比较差,父亲是水泥工,母亲打零工,但是全家吃低保。而且该生在学习上毫无进取之心,多次作业未完成,早晨迟到,经常请假。各科老师和该生谈心后,效果不太明显。每次叫家长来学校,家长说没时间;老师要去家访家长,说不在家。而所有问题在这次家访中找到了答案。一个周二下午,我们下班后按照和家长的约定去了龙凤佳园,到这个学生家里时,正好是晚上九点钟,而该生家漆黑一片,抱着试一试的想法,我们敲开了学生家的大门,然后发现该生全家已经休息了。通过交流,我们了解到学生的父亲因为对工作薪酬,劳动时间等要求较高,所以长期赋闲在家。而父母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,对孩子产生了无声的影响。反映在学校就是该生对于学习生活没有目标、追求,安于享乐,得过且过。
二、家校合作,学生才能发展的更全面
“先成人,后成才”是我对学生们的教育理念。“读好书,选好路,做好人”则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。通过上一学期的接触,我发现学生普遍有自私,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。于是上学期我通过假期邀请学生分组到我家做客,通过“每人一道拿手菜”、“过年年夜饭展示”、“我为家里来扫尘”等活动,培养学生动手能力,提高学生生活技能,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恩父母的不易,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。
而这学期,通过此次家访活动,我进一步了解上次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变化。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在家基本上不干活,父母说的话已经开始有逆反心理和反映。大多数人第一次进厨房,正是因为上学期要去我家做客。而上学期活动结束后,学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,因为老师的引导,孩子们能在一些节日里表达对父母的感谢。而且因为我要求在这学期末,要再学一道拿手菜进行展示,所以学生在回家能积极的分担一些家务活。很多家长感叹道,与初一刚开学相比,孩子们变得懂事了,知道感恩父母的付出,心疼父母的不易。
而家访中,老师们指出了学生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。部分家长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,根据家访中老师提出的建议,配合老师工作一同教育孩子。家访后,这些学生身上发生了明显改变。
此次家访活动,我收获颇多。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,家长支持老师,不护短,教育才有力量。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,老师管教学生,不姑息,孩子才有未来。为了孩子的明天,让我们一起携手合作。加强家校合作,让教育开出更美的花!
教师家访心得体会157月22日由院xx处xx老师带队一行六人到大石桥、营口、盘锦等地对五名学生进行家访。队员由x办老师、xx部两名老师、xx系和xx系两名辅导员组成。途中谈起学生的学习和家里情况,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沉重。
首先要去的是x系x级x班xx同学的家里,xx同学学习特别好,曾获得过院特等奖学金,现在正准备考研。xx老师与她的母亲介绍了xx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提出要严格要求自己,并希望她学习上的付出能够有收获。回到车上我们谈起x同学,单单学习好是不够的,还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。同时也认识到家访活动的意义所在,我们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交流,以使家长能够多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。
下一站是赶往xx系x级x班的xx同学家,她曾多次想中断学习。到达后,xx同学的母亲和两位哥哥热情的接待了我们。她母亲饱含辛酸的谈起孩子的学习和家里的近况,在场老师无不落泪,心灵上都受到了一场洗礼。xx老师代表学院献上我们一点微薄之力,她母亲说什么也不要,并握着我们的手,热情地留我们吃饭。xx系辅导员勉励xx同学,付出总会有收获,希望她努力坚持不要放弃。在车起动她及家人挥手告别的那一瞬间,时间仿佛凝固,我们的心里仿佛被淘空般的不是滋味。
下一站是营口市内的两名学生的家访,两名同学学习上都有挂科。先到的是xx同学家,他家住在郊区,当我们爬上破旧的楼房的五楼来到他家,眼前的场景令我们感叹,不足15平的一居室和母亲800元的退休金何以支撑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,此外还要支付儿子的学习费用和老人的治病费用。看到头发花白年迈的老人生活上的艰难,还拖着病痛的身体,我们都明白了xx同学缺课而去打工赚钱并多次有放弃学业的念头了。我们心情沉重地告诉他,人生多磨砺,无论如何都要坚持。
xx同学是外语系大三的一名学生,曾经挂了八科,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,现在已经通过了五科。她的母亲对女儿的学习始终放心不下,担心她毕不了业,还让我们假期找专业老师帮着补补课,当得到我们爽快的答应后,她心里踏实了不少。从她的语气和表情中流露出对女儿学习的着急和牵挂,我们都对母亲的伟大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盘锦市区的xx同学家里,车还离他家挺远的,就看见全家人都在门外热情地迎接着我们。意外的是,我们刚一下车,就碰见xx同学的表姐,坐下后才知道她与xx都在xx系,刚毕业,已在市内高中教学物理,她是特意赶来见我们的。我们都非常的高兴,有种园丁收获般的喜悦。xx同学父亲也是老师,言谈中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儿子满是期望。
通过此次家访活动,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成熟了不少,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。充分认识到了家访活动的意义所在,以后会更加贴近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工作。
文档为doc格式